7月21日, 第四届CCF量子计算大会(CQCC2025)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大会由中国计算机学会(简称CCF)主办,CCF量子计算专业委员会和电子科技大学承办。大会期间,备受瞩目的第四届CCF“司南杯”量子计算编程挑战赛颁奖典礼同期举行。我校量子信息科学专业学子表现卓越,勇创佳绩,共斩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创参加该赛事以来的历史最佳战绩。

太阳成tyc122cc学子参加颁奖典礼
本届“司南杯”量子计算编程挑战赛旨在发掘与培养量子计算尖端人才,推动利用量子计算解决实际问题。大赛竞争激烈,吸引了来自国内外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955支队伍参与角逐,覆盖216所院校和51家企业。
在此次大赛中,我校还荣获优秀组织奖和优秀指导老师奖两项殊荣。以表彰我校在赛事组织及量子计算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贡献。

此次我校在“司南杯”大赛中取得的历史性突破(特等奖)及多项高级别奖项,不仅是我校学子卓越创新能力、扎实专业功底和顽强拼搏精神的有力证明,更是我校量子信息科学专业近年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培养所结出的丰硕成果。
本次大会不仅是学科竞赛的竞技场,更是学术交流的高端平台。孙利辉教授受邀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基于产教融合的量子信息科学实验课程体系构建》的专题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我校在量子信息科学人才培养中,创新性构建实验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特别是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宝贵经验,引发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与热烈讨论。

孙利辉教授受邀在大会上作报告
特等奖获得者李壮同学受邀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从CNOT门到空气质量分类:特等奖团队的第四届 CCF 量子赛题实战分享》的专题报告。报告分享了他所在的“藏海花”团队在比赛中的解题思路与实践经验,向听众介绍了量子计算如何在实践中深度结合,展示了量子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独特魅力。

李壮同学受邀在大会上作报告
本次大会还围绕量子计算产业化、产教融合、量子芯片设计、量子人工智能等二十余个前沿热点议题举办了多场高水平论坛与分会。这为我校参会师生提供了与领域大师深入交流、洞悉国际前沿动态的宝贵机会,进一步拓宽了学术视野。
学校将继续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积极支持师生参与高水平学术竞赛与交流活动,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科研创新能力,力争为培养更多服务国家量子科技战略需求的拔尖创新人才做出更大贡献!(审核 张华峰 编辑 梁军)
附:获奖名单
赛道 |
获奖 级别 |
组长 姓名 |
组长所在 班级 |
成员 |
高校赛道 |
特等奖 |
张芝涛 |
量信12201 |
李 壮,杨星宇,蔡俊杰 |
高校赛道 |
一等奖 |
李映君 |
量信12301 |
陈彦君,陈彦东 |
高校赛道 |
二等奖 |
官子翔 |
量信12201 |
杨家兴,刘可俊,罗 颖 |
高校赛道 |
二等奖 |
李 浩 |
量信12201 |
李 好 |
高校赛道 |
三等奖 |
涂子布 |
量信12201 |
陈童,王孜旭,吴宪家,肖 香 |
高校赛道 |
三等奖 |
徐金钊 |
量信12201 |
张监宁,李登翔 |